1.头帽与牵引垫下巴矫正装置。适于早期骨骼型前牙反垫舌簧矫正器,结合使用。遂宁前牙树脂冠修复对怀孕会有影响吗?
2.前方牵引矫正装置。适于合并上颌发育不足、下颌前突的早期骨骼型前牙反,可在替牙期或恒牙初期使用。
3.功能性矫正器,例如activator或FrankelⅢ型等。适于早期骨骼型前牙反,可在替牙期,特别是替牙晚期使用。
4.Ⅲ类牵引矫正装置。主要用于调整近中颌间关系,常用于早期骨骼型前牙反垫矫正器,或是固定矫正器,也可以两者联合使用。
5.可摘式上颌的矫正,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与其他整形装置例如垫下巴等及矫正器例如固定器结合使用。具体装置及应用,参阅第七章。
6.固定矫正器,包括edgewise方丝弓矫正器和Begg矫正器均可用于矫正前牙反,常常在替牙期或恒牙期使用。使用Begg矫治器时,应进行Ⅲ类牵经而不Ⅱ类牵引,牵引力约80g左右。
7.成年人前牙反,则需要进行正畸和外科正畸的联合治疗。
1.哺乳期间,纠正不良的哺乳姿势,避免婴儿下颌过度前伸。
2.保持早失乳牙的间隙,设法维持早失的上乳磨牙间隙尤其重要。拔除滞留牙,特别要及早拔除滞留的下乳磨牙。
3.由于扁桃体慢性炎症而引起者,应及时治疗扁桃体疾患。
4.由于乳尖牙磨耗不足而引起的前牙反干扰,而使下颌自行复位。
5.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引起者,应及早破除不良习惯。
1.不良口腔习惯
(1)不良的哺乳姿势,如不适当的吊奶瓶喂奶,下颌需向前用力吸吮,可引起前牙反。
本病在乳牙列期和混合牙列期矫治,常常因患儿、家长配合不好而致矫治效果不甚理想,患儿在乳牙全部替换掉至第二大磨牙萌出这一段时期内,即12-16岁左右施行矫治术,也可获得较好疗效,患者在成年以后进行正畸治疗、难度大,效果差,一般采取正颌外科手术治疗。本病由于致病因素众多,分型复杂,常常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。由不良的哺乳姿势、咬上唇或下颌前伸等不良口腔习惯所致的前牙反合,其矫治首选破除不良习惯,患儿、家长的配合治疗显得十分重要。由乳牙滞留或早失、上乳磨牙早失、乳尖牙磨耗不足、上恒切牙先天缺失所致前牙反合,应定期到医院检查,及时矫治。
1.牙源性多由于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至,常表现为单纯的前牙反。反覆盖较小,磨牙关糸为中性或接近中性关糸。下颌的形态、大小基本正常,上下颌骨关糸无明显异常,颏部不前突,颜面部基本正常。下颌可自行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糸。X线头影测量骨骼无形态结构异常,矫治容易,预后良好。
2.骨源性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,除了前牙反,并伴有颌骨畸形。可表现为下颌角钝,下颌体长,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。颏部明显前突,下颌常不能自行后退。颜面多呈凹面形,有时还伴有开颌畸形。其矫治困难,单纯的正畸矫治效果不一定好。
这类前牙反又可按机理分为3型:
1适应证
1.1唇侧牙龈退缩
1.2唇侧牙周袋切除后牙根外露,牙齿无松动
1.3牙体缺损至龈下,为暴露出缺损面龈切量较多
1.4缺牙区牙槽骨缺损,凹陷
2方法
2.1基牙预备
1、牙源性--常表现为单纯的前牙反合,反覆盖小,磨牙关系为中性或开始近中关系。下颌的形态、大小基本正常,上下颌骨关系无明显异常,颏部不前突或显前突,颜面基本正常。下颌可自行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。
2、骨源性--前牙反合,反覆盖大。磨牙为近中错合;并伴有颌骨畸形,可表现为下颌角钝,下颌体长,下颌不短,上颌前部发育不足,颏部明显前突,下颌常常不能自行后退,颜面多呈凹面形。有时还伴有开合畸形。
3、功能性--下颌过度前伸或前突和前牙反合,但其下颌形态和大小基本正常,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合或浅覆合关系。
前牙反合的治疗方法:
1.尽可能及早消除病因。
2.早期矫治,可收到良好矫治效果,并可防止畸形向严重发展。
3.针对病因对症矫治。(编辑3002)